固本培元 当前中国城市建筑的保护与发展
固本培元 当前中国城市建筑的保护与发展
任何一座城市,构成其城市精神与肉体的基石就是“社区单元”,只有“固本”才能“培元”。面对今天中国城市“千城一面”与“丑陋建筑”的泛滥,我们必须从城市社会空间性结构基础入手,形成一整套关于规划、建筑、美学、社会、法治与经济的系统性方案与策略。
与“丑陋建筑”相对应的是中国城市的“千城一面”,城市的地域性特色、地方历史与文化特征以及城市性格的多样性与差异性逐渐丧失,城市沦为水泥盒子组成的森林,“丑陋建筑”在其中竞相“绽放”。这样的现象说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模式将由“多快好省”向“精耕细作”转变。对于中国广大乡村地区以及中小城镇,这是发展的机遇。对于那些经过多轮大拆大建、快速扩张之后的大中城市,如何盘活存量,重新激活那些被遗忘的,却又处于地理中心的老旧城区,同样面临重大的挑战与机遇。
德国的“社区单元”规划、旧城保护与法律保障体系
德国的历史街区以“社区单元”和“生活综合区”作为城市社会空间性的结构基石,同时,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与纪念物严格保护,取得了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这得益于其完备的建筑规划法规与成熟的法律体系。
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其行政体系分为三级:即联邦、联邦州和州辖管理区。德国城市规划法律也分为联邦、联邦洲和州辖管理区三个层级。
联邦层面进行遗产保护及控制新开发的法律主要有两部:《联邦建筑法》和《城市建设促进法》。《联邦建筑法》是城市规划立法中的国家大法,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建造规划提供明确的法律框架,并通过一整套措施调控城乡规划的实施。《城市建设促进法》是一项综合性的关于旧城区改造和更新的法律。其不仅限于住宅建设与城市更新,并且强调全面地社会调查与广泛的市民参与,以保障和平衡市民的共同或私人利益与城市的经济利益。该法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了旧城保留与旧城扩建的有关规定。在各州层级上的法律主要有各州的建筑法规与建筑文物保护法。各州的建筑法规一般包括:关于建筑施工的规定,关于改变建筑用途的规定,关于拆除或部分拆除建筑的规定,关于建筑美学的规定,详细的建筑规范和国家标准建筑规范等。州建筑法规对建设行为的控制,保证了历史城区与街区的风貌不会被新建的项目所破坏,有损于风貌的设计将被取缔或勒令修改。
城市开发——北京模式
北京采取的是以老城为中心向外扩张的发展模式。自建国以来,北京的城市居住区“社区单元”空间发生了剧烈的社会空间性转型。北京从一个充满四合院、牌楼与庙宇的老帝都转变为一个高楼林立、公园密布、道路宽阔的国际化大都市。
在建筑类型上,作为老北京城市主体肌理的“社区单元”,从以四合院为主逐渐发展为大杂院、排子房、苏联式居住区、大跃进建筑、火柴盒单元楼、“简易楼”与超经济住宅,后又发展成新式的单位住房——“大板建筑”、有机更新——“菊儿胡同”、商品房小区——“方庄社区”和点式塔楼——蝴蝶形平面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社区单元”依据不同的社区邻里结构而建立,无声无息地塑造并改变着城市生活空间的基础部分:家庭、邻里、社区与群落。
城市开发——青岛模式
现在的青岛是我国东部沿海著名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历史上的青岛则以其尺度适宜的街道,有着红色屋顶、未经雕琢的大块花岗石基座的建筑所构成的充满特色的老城区以及风光秀丽的高品质的海滩与海水浴场而闻名。青岛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不同于常见的“摊大饼”式城市扩张,而是在保护老城区的基础上开发新城区,逐步形成了城市西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受到完整保护的老城以及城市东部“高楼林立、时尚摩登”的现代化新区。青岛对老城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但没有拖城市发展的后腿,反而构成了青岛独一无二的城市资源。
经考证,青岛最早的城市形式源自于1898年10月11日生效的《临时性建设监督法规》。这是一部由德国城市建筑师制定的非常简约的建筑法规。其中规定了新建建筑的整体外观体形、房屋正立面应与所在城区特征相匹配的原则,并对构成城市“社区单元”的建筑体量进行了非常具体的规定。基于此,青岛的老城区逐渐形成“小单元宽街道”的空间形态,这与当时上海租界城区的“大单元窄街道”正好相反,也与今天中国城市开发区中普遍的“大单元宽街道”不同。
城市保护更新从“社区单元”开始
在中国城市的微观层面,可以通过“社区营造”的方式来重新激活家庭、邻里与社区的微循环。以本地社区居民为主体,通过社区组织保护与改善社区建筑条件,维护社区共有设施,发展社区经济,巩固和传承地方文化。“社区营造”的参与机制可以充分确保基层与城市微观空间活力与机能的自我修复与更新,而地方政府和市政部门则可以重新将注意力转向公共利益。
任何一座城市,构成其城市精神与肉体的基石就是“社区单元”,只有“固本”才能“培元”,面对今天中国城市的“千城一面”与“丑陋建筑”泛滥,我们必须从城市的社会空间性结构基础入手,城市的保护与更新首先从城市的细胞——“社区单元”开始。只有让城市的细胞重新焕发活力与精神,城市与建筑的复兴才能够落在实处,城市的历史与记忆、民族的文化与传统、社会的进步与公正以及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才能够真正与“根”相连,走进寻常百姓家。